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栏目:学习内容
时间:2024-04-17 15:36:03
文章: 分享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知道写一件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 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3. 学习习作例文,从例文中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懂得按照写作的要求安排文章的详略,把重点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例文

原来要把事情写清楚也很简单啊!让我们通过两篇例文,具体学习怎样把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吧!

(一)学习例文一。

1. 阅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小组交流:

( 1 )结合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预设:

文章先简单介绍了奶奶的杏树,然后详细描写了小伙伴们嘴馋,偷偷摘杏从树上摔下来的事情。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作者描写了奶奶打杏和给我们分杏的事情。这是故事的经过和结局。作者围绕 馋杏打杏分杏来组织文章,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的。这样写作,让文章显得非常有条理。

( 2 )哪个环节作者写得最详细?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奶奶的动作、语言进行品味,体会奶奶的纯朴善良。

2.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文中重点的内容要进行细致的描写。

(4)注意体现人物的品质和故事的主题。

(二)学习例文二。

1 . 阅读习作例文《小木船》,想一想文章重点写了什么?画出你觉得写得详细的地方。试着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

小组交流:

(1)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预设:

文章重点写了我和好朋友形影不离,再到友谊破裂,矛盾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重归于好的事情。作者重点描写了我们友谊破裂,和到最后我们重归于好的事情。而对于我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情形以及我们的矛盾持续的很长时间内的事情却写得很少。告诉我们不是重点内容的,可以写得很简略,甚至可以不写。

(2)为什么要用小木船做题目?

预设:

课文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小木船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在一开始点出小木船,然后详细地描写了我们玩木船、送木船的故事,最后简单描写了我珍藏木船的意义。玩木船和送木船是文章的重点,作者进行了详写。

(3)课文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的呢?

我们的友谊是如何破裂的,又是如何和好的?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预设:

引导学生从 我的动作、语言、心理和陈明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作者把事情写详细的方法,感受运用描写的好处。

2 .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小木船》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可以围绕一件事物来展开故事情节。

(3)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安排故事的详略。

总结提升

写文章不能乱写一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的内容要详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非重点的内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不要浪费笔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是有条理、有重点的好文章。

2、朱德的扁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朱德的扁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紧扣关键词,体会人物品质(教学重点)

师: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

生1: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朱德工作很忙,现在还要走这么多路,说不定会累出病来。

生2:而且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师:什么是山高路陡?

生1:山很高,路也不平。

生2: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柏油路这么平坦。

师: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意思?(做了个手势)

生1: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

生2: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了。雨后路滑,他们还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师:大家通过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在我们的面前。现在,你们能用读表现出来吗?(生读)

师: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1: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

生2: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

生3: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战士们的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

生:没有。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不料。

生2:也就是没有如愿以偿。

生3: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师:朱德又找扁担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生2: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3: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生4: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师:是的,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

生: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师: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赏析:课文记叙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情,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个重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一改传统的逐段分析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抓住重点字词陡藏找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思中感悟,同时还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当时的行为、当时的心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到了朱德同志的高尚品质。

3、妈妈睡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妈妈睡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三、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观察,交流对话

读文识字 小组合作,扫清文字障碍

引导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表达 读 说 写 评

引导拓展 搜集、处理信息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5.学生练读题目。

然后我说: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摇篮曲》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在读文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加深印象。

4.教师检查学困生的读文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5.教师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3名学生)对于全读对的学生奖励识字大王的标志。

6..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

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

2利用识字大王的评价机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因为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中有识字闯关过级,每节课都有识字大王的评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十分诱人的。所以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

3.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我先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过程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顺接学生的观点说: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2.己读课文,画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时提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尝试质疑问答,鼓励自主发现解答问题。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先讲后练,正是着眼于让学生知不足,而后再学;让教师知困,然后再教。尝试教学法改变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尝试教学法倡导在教授新知识时,先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能自己学会的内容,发现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就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点拨,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疑难的问题、渴望学到的知识,精力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活跃。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5.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

6.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 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7.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8.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9.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三)小结,生读文升华情感。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师;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可千万不能吵醒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人。)

四、拓展整合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

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妈妈。

小作者写了自己的妈妈,你想写谁呢?课下认真观察,把他写下来吧!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4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观察,交流对话

   读文识字小组合作,扫清文字障碍

   引导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表达读 说 写 评

   引导拓展搜集、处理信息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5.学生练读题目。

  然后我说: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摇篮曲》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在读文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加深印象。

  4.教师检查学困生的读文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5.教师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3名学生)对于全读对的学生奖励识字大王的标志。

  6.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2利用识字大王的评价机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因为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中有识字闯关过级,每节课都有识字大王的评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十分诱人的。所以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3、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我先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过程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顺接学生的观点说: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2.自己读课文,画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时提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尝试质疑问答,鼓励自主发现解答问题。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先讲后练,正是着眼于让学生知不足,而后再学;让教师知困,然后再教。尝试教学法改变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尝试教学法倡导在教授新知识时,先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能自己学会的内容, 发现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就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点拨,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疑难的问题、渴望学到的知识,精力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活跃。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5.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

  6.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7.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8.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9、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三)小结,生读文升华情感。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师;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可千万不能吵醒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人。)

  四、拓展整合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

  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象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妈妈。

  小作者写了自己的妈妈,你想写谁呢?课下认真观察,把他写下来吧!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4、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从发现、尝试到综合运用(一)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每册都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即为这套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相比,习作单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需要我们老师准确把握,科学施教。

由上图可以看出,每个习作单元的课文分为两类,一是精读课文,一是习作例文。这两类课文,各有其不同特点与价值担当。

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而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做太多要求。习作例文选取的课文,贴近儿童生活,便于学生仿写。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穿插在这两类课文中间,前者是对本单元的习作方法与策略进行归纳与梳理,后者则设计一些片段练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

最后,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教材解读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导语部分,首先是引用了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这句耳熟能详又富含哲理的名言,告诉我们善于观察之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本单元观察与习作的大门。

第二是点明了本单元需要学习的核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均属状物类散文。《我家的小狗》具体描写了小狗王子的外形特点,以及跟小狗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以杨梅生长过程为序,由整体到部分描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杨梅果是描写的重点,分别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来下笔,写出了它们的变化。相较于前面的两篇精读课文,例文的内容、语言以及结构等更接近于学生的习作,能给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每篇精读课文都设计了课后习题,每篇习作例文都有精到的旁批。这些课后习题与旁批,均指向对课文表达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感悟、品味,为学生能在自己的观察与习作中迁移运用启思、导航。

5、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要求写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要求学生能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用语言去交流去表达。作文前的辅导应该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正能量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

在教学设计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如上课之前我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具体的观察,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并非没有可供观察的对象,而是我们要区分看见和观察,留心看待每一样事物,从而明白生活有多丰富,观察的内容就有多丰富。

又如对习作例文的把握,我并非是整篇完整地教学,而是将重点放在作者对事物的观察方法、观察的角度上。由于有了课前对身边熟悉事物的观察铺垫,学生不但很快完成了我设计的思考问题,对观察方法的梳理、总结也进行得非常顺利。为加深他们的认识,我又要求学生将精读课文与例文进行比较,引导他们从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观察内容、表达情感几个维度发现异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

此外,实践永远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回想自己观察的事物或经历的场景,在表达交流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有了真实可感的观察对象,教师的指导就更有针对性,学生写起来自然就更轻松,更有收获。

整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概念化内容讲解过多,课堂容量太大,这样反而容易混淆学生的思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有所舍弃。

6、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本次习作要求写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要求学生能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用语言去交流去表达。作文前的辅导应该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正能量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

在教学设计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如上课之前我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具体的观察,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并非没有可供观察的对象,而是我们要区分看见和观察,留心看待每一样事物,从而明白生活有多丰富,观察的内容就有多丰富。

又如对习作例文的把握,我并非是整篇完整地教学,而是将重点放在作者对事物的观察方法、观察的角度上。由于有了课前对身边熟悉事物的观察铺垫,学生不但很快完成了我设计的思考问题,对观察方法的梳理、总结也进行得非常顺利。为加深他们的认识,我又要求学生将精读课文与例文进行比较,引导他们从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观察内容、表达情感几个维度发现异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

此外,实践永远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回想自己观察的事物或经历的场景,在表达交流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有了真实可感的观察对象,教师的指导就更有针对性,学生写起来自然就更轻松,更有收获。

整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概念化内容讲解过多,课堂容量太大,这样反而容易混淆学生的思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有所舍弃。

7、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名字里的故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单元要素是预测与推想,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说明白、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回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交际素养,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并不难,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课前也没有做预习,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要讲的内容讲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通过范例学习、观看视频,小组交流等活动,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

3.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回应, 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姓引名,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引出姓氏。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关于姓氏的诗歌,你们还记得吗?(生齐声背诵《姓氏歌》)

过渡: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姓氏的丰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2.引入名字,提示课题。

师谈话:除了姓之外,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一个名。姓代表家族延续,那跟在姓后面的名就代表你独特的个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名字里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忆《姓氏歌》,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再由姓引入名,揭示课题。】

二、大胆猜测,学习介绍

1.猜猜米小圈 霍去病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讲自己名字的故事,学习介绍。

过渡:他们的名字有意思吧,老师猜你们的名字也一定有着特别的故事。

(1)请学生做自我介绍。要求:说清自己名字是什么,哪几个字,谁取的?(板书:姓名)

(2)聊聊自己名字的含义。

过渡:名字不是简单的代号,还有着特别的含义呢。

示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耀杰,耀是闪耀的耀,杰是杰出的杰,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爸爸希望我是一位才能出众的英杰。(板书:含义)

(3)观看有关名字来历的小视频,了解不同名字的不同来历。

相机采用采访式互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里的含义或来历。

明确名字的来历,可能是纪念家人、源于出生时间或家族辈分等。(板书:来历)

3.总结交流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

师生交流,总结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提示: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板书: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可以说说小名;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得;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米小圈和名字具有典型意义的霍去病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他们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激发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指导学生把和名字有关的信息讲清楚。】

三、交流互动,运用方法

过渡:掌握了交流方法,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名字里的故事吧。

1.明确要求,可以讲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也可以分享家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同桌间按照总结的思路进行交流名字里的故事。

2.相机推荐几名学生展示交流成果,适时评价。

(1)说的同学:是否做到了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听的同学:是否做到了边听边思考,有礼貌地回应。

引导明确礼貌回应:给予说话人微笑点头、眼神赞许;提问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板书:礼貌回应)

【设计意图:在学生习得交流方法后,提供交际思路,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实际运用方法。展示交流成果环节,顺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提问,落实礼貌回应的教学目标。】

四、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老师相机引导强调口语交际的关键:有条理地说、有礼貌的回应)

2.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搜集以下名人名字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钟南山 屠呦呦 李白

【设计意图:在学生分享收获时,相机总结本节课的交际要点。并鼓励学生回家给家里人讲讲同学名字里的故事。作业布置方面,选取不同领域有代表性且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名人,激发学生搜集名人名字故事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又是一个拓展延伸。】

8、习作例文:小木船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小木船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我在第一次批改时,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一次学会修改一两种病句,渐渐地,你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越来越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两极分化缩小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另外,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引发学生的共鸣,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活力。

教学反思二

最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揭示题目,学习船字;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趣味识字,品读课文;字词盘点,指导书写。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上完课后,颇有感悟。

1.在复习拼音后通过图片结合学生生活已有生活经验学习船字。我先通过四副图片引入船字,然后借助拼音认读船字,后通过孩子们的生活认识了解更多的船,有小朋友说玩过海盗船,坐过游船,见过小木船。由此引入课文,我们一起去认识一艘《小小的船》,这样的导入环节处理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9、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知道写一件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 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3. 学习习作例文,从例文中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懂得按照写作的要求安排文章的详略,把重点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例文

原来要把事情写清楚也很简单啊!让我们通过两篇例文,具体学习怎样把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吧!

(一)学习例文一。

1. 阅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小组交流:

( 1 )结合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预设:

文章先简单介绍了奶奶的杏树,然后详细描写了小伙伴们嘴馋,偷偷摘杏从树上摔下来的事情。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作者描写了奶奶打杏和给我们分杏的事情。这是故事的经过和结局。作者围绕 馋杏打杏分杏来组织文章,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的。这样写作,让文章显得非常有条理。

( 2 )哪个环节作者写得最详细?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奶奶的动作、语言进行品味,体会奶奶的纯朴善良。

2.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文中重点的内容要进行细致的描写。

(4)注意体现人物的品质和故事的主题。

(二)学习例文二。

1 . 阅读习作例文《小木船》,想一想文章重点写了什么?画出你觉得写得详细的地方。试着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

小组交流:

(1)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预设:

文章重点写了我和好朋友形影不离,再到友谊破裂,矛盾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重归于好的事情。作者重点描写了我们友谊破裂,和到最后我们重归于好的事情。而对于我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情形以及我们的矛盾持续的很长时间内的事情却写得很少。告诉我们不是重点内容的,可以写得很简略,甚至可以不写。

(2)为什么要用小木船做题目?

预设:

课文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小木船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在一开始点出小木船,然后详细地描写了我们玩木船、送木船的故事,最后简单描写了我珍藏木船的意义。玩木船和送木船是文章的重点,作者进行了详写。

(3)课文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的呢?

我们的友谊是如何破裂的,又是如何和好的?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预设:

引导学生从 我的动作、语言、心理和陈明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作者把事情写详细的方法,感受运用描写的好处。

2 .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小木船》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可以围绕一件事物来展开故事情节。

(3)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安排故事的详略。

总结提升

写文章不能乱写一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的内容要详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非重点的内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不要浪费笔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是有条理、有重点的好文章。

10、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腾云驾雾 幻想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1.请大家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简单写出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让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问题。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发现是什么意思?发明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课件出示: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

(1)师引导学生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总结。

预设:举例子(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一说20世纪人类还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运用课件上出示的句式来进行表达。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发现了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预设:20世纪人类发现了无线电,发明了雷达。

5.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是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愿望的?

生阅读第3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途径通过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6.请同学们再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20世纪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可以用哪两句诗来形容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把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结合起来阅读,进行对照。

预设:千里眼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广播等;腾云驾雾飞机、飞船、火箭等。这些变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来形容。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两种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习了作比较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现在请你大显身手,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大家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介绍。

11、雪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雪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降、骚、逊、输4个生字,会写降、费、须、逊、输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忆古诗,轻叩古诗的大门

1. 游戏引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跟同学们玩一个高难度的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生齐答)

师:游戏的名字叫看图忆诗句。(PPT出示雪梅的图片)请说出含有雪或梅的诗句,任意一字即可。

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师:能够从脑海中快速地提取出来,得益于你们大量的古诗积累,给大家点赞!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3句古诗,找同学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雪花和梅花不仅是冬日里的美景,也是报春的使者呢。大雪纷飞,寒梅怒放,仿佛在告诉我们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百花争艳的春天就要到来。可是,这两位报春的使者今天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吧。

2. 板书课题雪梅。

二、初读古诗,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 (出示自读提示)借助拼音和注释,大声朗读古诗。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生读)师:目标完成了吗?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老师把生字去掉拼音,组成词语,你们还能读正确吗?先自己试一试。

4.出示会认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认输 逊色 骚人 必须 费力 投降 )

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1)逊色(不及之处。造句:跟第一幅画比起来,第二幅画要稍稍逊色一些。跟姐姐相比,她的学习成绩一点儿也不逊色。)学习方法:结合注释、近义词、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骚人的来历。骚人:战国时期,屈原创作了《离骚》,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后人称屈原为骚人。

5. 学习多音字。在表示放弃、屈服、认输的意思时读xiang,在表示落下时读jiang。

6.书写降,学生书写提示,教师范写。费(看书写视频)。

7.生写,同桌互评,再次修改。

8. 这些生字又回到了古诗中,没有拼音,你还能读好吗?指名读古诗。

9. 读出节奏。师:他不仅读正确流利了,还读出了节奏。谁能根据节奏符号,向这位同学一样读出节奏来呢?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梅花和雪花在争什么?

三、品诗句,想画面,悟道理。

师:知道答案了吗?生答:争春。学习第一行诗:(出示:梅雪争春未肯降)

1.联系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你有跟别人争过什么东西或者争论过什么事情吗?生交流。

2.猜猜看,关于春天,两位报春使者会争执什么呢?(预设2位同学)

3.两位同学表演争春。师:它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都不肯(生齐:投降、服输)

4.同桌演一演。

师:好一派热闹景象。

女同学,让我们热热闹闹地读一读吧!(梅雪争春未肯降)

男同学,让我们不服输地读一读吧!(梅雪争春未肯降)

学习第二行诗:

师:争来争去,谁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呢,让我们找大诗人来评评理吧!一起读:骚人阁笔费评章。

阁笔就是放下笔。评章就是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学习方法: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诗人轻轻松松就分出高下来了吗?从哪个字能看出来?(生齐:费)

出示字典里面费的意思,理解在这里是花费、耗费的意思。(学习方法总结:查字典)

师:也就是说,诗人花费了很大精力,也(生接:难以评判)。

演一演,读一读。

师:梅雪争春,难以评判,所以诗人放下笔,摇着头,说_______。(一二组)

梅雪争春,难以评判,所以诗人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说____。(三四组)

学习三、四行诗。

师:难以评判,原因何在?读读后两行诗,也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出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齐读。

师:你知道答案了吗?生交流。

1.原来雪花胜在:颜色比梅花白 梅花赢在:有香味(板书 白 香) 也就是说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

2.那它们有没有不足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生回答:逊和输。

3.你能根据提示说一说对这两行诗的理解吗?(重点:找两位同学说)

梅花在晶莹洁白上比雪花稍稍逊色了一些,而雪花却输在了没有梅花的清香。

原来它们各有长处: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它们吧!(生读)

原来它们也各有短处,让我们语重心长地劝一劝它们吧!(生读)

4.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这首诗,思考:各有长短,怎样才完美呢?生交流。

师总结: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花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不能显示出梅花的傲然独立。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互相映衬,取长补短,才是冬日里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板书:互相映衬 取长补短)

5.学到这里,你有没有明白些道理,请联系学过的课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生交流)

6.诗中有景,诗中有理。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静静的聆听、吟诵、品味吧。(生配乐朗读)

7.背诵古诗。

四、了解作者,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师:作者卢钺非常喜欢梅花。相传他在写完这首诗后大有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找同学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

《雪梅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梅花、雪花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诗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终有所悟。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我们都可以做生活的有心人,都可以经得一番寒彻骨,报的梅花扑鼻香。

作业:1.积累其他描写雪和梅的诗句。

2.把今日所学、所思画出来,写下来。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理解《画眉鸟》,感悟观察的角度不同,感悟的道理不同。

4.会写费。

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理解画面。

2.感悟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悟的道理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

以梅花和雪的图片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图片想到了什么?或什么诗句?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朝诗人卢钺的《雪梅》

师: 板书课题

新授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请同学们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谁来为大家都一读。

(二)品味争与评

1.师:古诗讲了什么季节的发生的事情?

生:春天

师补充:春天分早春、仲春、暮春,这里是早春

2.早春时节梅和雪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争谁更美?

3.师:他们是怎样争的?

学生先试着说:

教师再创设情境:

白雪皑皑的原野上,一支梅花凌寒独放,她看着身边厚厚的白雪说:( )。一阵风吹来,雪花在梅花枝头飞舞,它对梅花说:( )

【设计理念】通过角色转换感受当时的情景。

4.有一群骚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搁下笔,也来评论他们到底谁更美。这里的骚人指的是(教师出现骚人的解释)

5.诗人评议的轻松吗?

生:不轻松。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生:费

师先出示费的会意字写法,再带领大家在田字格里写费,在费尽心思的一番评论之后,诗人得出怎样的结论。

6.出示原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说了什么:(学生用不同方式说梅比雪少了三分白,梅比不上雪的洁白,雪比梅多了一丝洁白)

8.无论我们怎样说都不及(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三)感悟整体意境

1.同桌合作,一人读原句,一人说意思。(2分钟)

(四)配乐读出意境之美

(五)感悟道理:从一争一评之间,我们看到了梅花之美,美在馨香四溢,白雪之美,美在洁白无瑕。看来不同的事物,观察角度不同,感悟的道理也不同。

(六)情境练习

三、拓展

1.《雪梅其二》正因为雪梅各美其美,所以让诗人卢钺爱不释手,于是又写下第二首,

2.师出示第二首《雪梅》

3.学生默读,说说从中诗读出了什么?

正是因为两首诗,卢梅坡的才被古今知晓。

四、书写练习

配乐尽情书写

【设计意图】

五、作业

1.把这首古诗背诵给自己的家人。

2.试着根据观察到身边两种不同特点的植物或动物编一首诗。

12、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2.这节课上,由于我充分放开了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阅读,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跟不上全班的节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同学。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利于增强课堂效果。课堂上,我通过引导,消除了同学们的习作畏惧心理,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擦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理清写作思路。把作文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重视和鼓励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类学生。

13、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利于增强课堂效果。课堂上,我通过引导,消除了同学们的习作畏惧心理,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擦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理清写作思路。把作文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重视和鼓励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类学生。

14、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学习习作例文《鲸》,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鲸鱼的,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4、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教学的重难点:

1、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2、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本课教学设计

一、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单元说明文所得,总结如下。

1、说明文的作用:

说明文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学完《太阳》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很多知识,例如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的温度很高,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特别密切。学完《松鼠》知道松鼠的外形、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

2、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说得更清楚,说明文会采用很多种说明方法:例如列数字,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具体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温度真的高;还有作对比,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把太阳的体积和地球的体积做对比,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体积确实很大;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们也经常使用,例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把松鼠比作飞鸟一样,能看出松鼠很敏捷。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要说明事物的不同特点,就要先确定介绍说明对象的不同方面,再通过分段阐述,介绍不同方面的特点。

4、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为了让读者更喜欢,我们可以采用活泼一点的风格;为了说明的准确,我们也可以采用平实的风格;当然,还可以再一篇文章中将两种风格结合起来。

二、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明确说明文可以说明的方面。

1、参考旁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习作例文《鲸》:读完这篇说明文鲸,你了解了鲸鱼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享:了解了鲸鱼体重、鲸鱼的进化、鲸鱼的种类、鲸鱼的食物种类、鲸鱼的捕食方式、鲸鱼的呼吸、鲸的睡眠、鲸的繁殖。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鲸鱼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读者?

4、学生分享:(1)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等(2)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等等(3)打比方:第五段写鲸鱼的呼吸,鲸鱼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水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三、确定习作对象和要介绍的几个方面,指导第三次查资料,完成习作初稿

1、确定习作对象:要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课文中说到的天体方面的知识,例如介绍太阳;可以是一种动物,例如松鼠、鲸鱼。结合课文中第74页的表格,你认为还可以写哪些?

学生分享:植物,例如自己养的菊花;自己的东西,例如小熊;家里的东西,例如冰箱、微波炉;美食类,例如中国古代美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例如蜡笔小新、奥特曼等。

2、学生从教材给出的范围和学生分享的素材中,确定习作的对象,初步确定使用的说明方法。列出要说明的习作对象的几个方面。例如,确定写菊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菊的生长习性、菊的颜色、菊的外形、菊的用途等。在每个方面后面初步确定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5、圆明园的毁灭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圆明园的毁灭》

小练笔:《圆明园的毁灭给我的启示》

16、习作例文:小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小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这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所以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活泼的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心思修筑喷泉呢?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他们想给旅客们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喷泉和杏花是小站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写照。

教师小结:与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的写法相比,从不同方面去写难度稍大点,这需要大家有更强的全局把控能力,而且选择的几个方面都要适宜。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2自然段是分述,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则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写散文体裁的作文。

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读清习作要求,巧妙联结,开阔思路。

(1)要求学生把初试身手中的一些题目浓缩成一个字,这个字既是题目,也是中心。

示例:好斗的公鸡(勇、傲) 都是淘气惹的祸(悔) 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忙) 欢声笑语满校园(乐) 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2)玩词语游戏:默契大比拼。

教师准备:纸盒,上面写有字的纸团。(字不要过难,参考课本上给出的汉字。)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从盒子中抽出一个字,根据这个字想出一个成语,另一名同学则根据成语说出那个字是什么,与该字意思相近也算对。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字数最多的那组获胜。

示例:生1抽中乐,说成语:笑逐颜开。 生2猜字:乐。

生1抽中忙,说成语:焦头烂额。 生2猜字:忙。

(3)游戏结束,结合课本中给出的汉字,思考:看到这些字,你想到了什么?任选一个汉字拟一个提纲,安排材料。

预设:如果学生想使用自己在初试身手中所写的材料也行,可以将其概括为一个汉字,再仔细读一读,完善材料。不过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另外一个汉字来进行选材的训练。

(4)以某个汉字为例,分别展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选择不同的事例该如何写,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题目有两种不同的写法。

示例:①围绕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可这样安排材料:选择生活中令你感到温暖的几件事(可体现亲情或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②围绕暖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可先思考:暖是什么?它可能是冬日里的火炉,可能是一句关怀的话,可能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可能是无私的亲情,可能是融洽的友情

安排材料: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且有话可说的几个方面,也可以先列出提纲,再确定最终的方面。

2.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字作为题目,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课本上给出的字,也可以是其他字,还可以自拟题目。可以用初试身手中的材料,也可以写其他内容。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2)是否围绕中心意思来安排材料;(3)重点是否突出,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4)语言是否流畅、有感染力;(5)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预设:展示的习作可先不出示题目,让同学们猜一猜这篇习作是围绕哪个字写的。通过这个小设计可以看出习作是否有突出的中心。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是否体现了中心意思,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生活本来是快乐的

快乐就像一个红红的苹果,咬上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是我们要的快乐。你不咬它,便不知道它的甜美,也就品尝不到快乐。①

我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②在假期里,没有了做作业和练钢琴的负担,即使有一些作业,也是很轻松的。每天一起床,写一会儿作业,玩儿一上午,玩得累了就弹会儿钢琴、练会儿字。晚上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耍,一直玩到很晚。第二天,可以一觉睡到晌午,不用担心早晨不能按时起床。③然而,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快乐呢?④

不过,学习当中也能找到快乐。⑤有时,读着课本上的文章,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那感觉真的好棒!有些课文带我走进怡人的景色中,让我感受趵突泉的甘甜,西子湖畔不同韵味的绿,海上日出的奇观,美丽如画的夕照。有些课文让我跟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过瘾地看小英雄雨来机智地与日本鬼子斗,鲁迅先生为车夫仔细地擦着药水,饿着肚子依旧顽强行军的倔强的小红军。⑥我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苦,一起感动,一起沉思。想想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真有一种爽快的感觉呢!特别是看到自己取得了满意的分数,顿时一种成就感洋溢心间,那种感觉真的让我好快乐!⑦而学习的烦恼便被这快乐驱赶到很远的地方了。

而练字呢,不仅能让我的写字水平提高,还能磨炼我的耐性,真是一举两得呀!弹钢琴更能陶冶我的品性,有时弹着弹着,连我自己都沉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⑧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幸福快乐的,只是看你怎样去感受。当烦恼找到你时,你也可以从烦恼中找到快乐。⑨

句段赏析

①采用形象的类比手法,表明快乐要靠自己主动去获得。

②段落中心句,总述生活中有许多快乐。

③轻松的假期生活中,自由地玩耍让我快乐。

④将假期生活与学习生活进行对比,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⑤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阐述了学习中的快乐。语言优美,有气势。

⑦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也感受到了快乐。

⑧简略叙述练字和弹钢琴的快乐,详略得当。

⑨照应文题,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总评:本文围绕乐字具体阐述了生活中的快乐。生活中的快乐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小作者从假期生活和学习生活这两个方面选材,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中心意思。本文选材精当,条理清晰,语言朴实生动,值得我们学习。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17、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分析课文,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爸爸的计划》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小站》。

如果学习例文后能接着写作文,效果应该更好。

18、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小组内的同学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教学重点

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教学难点

交流中,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出示课件1:出示课题】

二、模拟交流

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 ?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

(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

(2)【出示课件7】

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设想,说明目的。

设想到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顾虑。

(3)点拨指导:

师:找到老师,你怎样诚恳说明自己的来意呢?

生:老师,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还有谁说得更礼貌一些呢?

生:老师,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这样说就更容易让老师接受了。我想老师肯定会请这位同学坐下,听他来讲。接下来,这位同学要向老师说明办报的设想,他该怎么说呢?

生:我们想办一份报纸。

师:老师会怎么说?我想老师一定会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件事?对不对?

生:对,我们就说一说。因为经常在订阅的报纸上看到好多学生们办报的消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生:我还觉得要向老师说一说办报的好处。我觉得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师:自己办的报纸同学们一定最喜欢读,那样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生:在报纸上,我们还可以发表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

师:设想真不错。老师还可能会担心什么呢?

生:谁来当主编?多长时间出版一期,时间够用吗?

师:想的真够全面,比我想到的还多呢。真不错。这些问题你们都想过该怎么回答吗?

生:我们小组都想过了。

(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5)教师评价。

三、口语练习

1.【出示课件11】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

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五、布置作业

涵涵特别喜欢跳舞,也已经跟着舞蹈老师学习了五年,但她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妈妈怕跳舞让她分心,耽误学习,就给她停了舞蹈课,可是涵涵还想继续学,她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和妈妈的交流过程。

板书设计

说想法

请你支持我 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19、金色的鱼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金色的鱼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3.总结文章拟题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简评:目标最后表述为学习目标,每一条目标都要包含有行为主体(默认为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结果。如第一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主要事件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另外,目标的提炼要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匹配,与课文内容匹配。】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学习活动,应该是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这是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如何自主的学,不是教师的教。整个学习过程设计,重点有点偏了。】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金色的鱼钩》,揭示课题。

(2)了解长征历程,理解写作背景。

二、学习课文

(一)扫清字词

1.默读课文。遇到注音的词语,读2遍。

2.出示生字词

hu kē xi kui

和着 青稞面 威胁 碗筷

tng ěr liǎn chān

搪瓷碗 鱼饵 收敛 搀扶

yǎn yē

奄奄一息 抽噎

(1)读一遍生字词

(2)着重指导读音:和(hu)着 抽噎(yē)

(2)理解词语:合不拢眼、支吾、奄奄一息

(二)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

(1)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本文的故事情境,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用自己的话来简述每个部分讲什么?

2.梳理出主要事件。

(1)浏览,圈关键词。

①出示:老班长带着三个年轻的小战士走出草地用了多少天?选择:

A、半个月

B、20天

C、35天以上

②看第3节,圈出不到半个月。

③继续浏览,圈出其它表示时间的词,算出走草地时间。

(2)跳读,圈关键词。

①主要写了4天的事情,看第4节圈出一天。

②跳着读,圈出其它3个类似的关键词。

③4天4件事,分别是:鱼汤充饥;发现秘密;命令喝汤;临终叮嘱。

④默读这4件事。

(三)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1.聚焦主要事件,思考: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画批注。

2. 读第8节。

(1)默读发现秘密(619节)。

(2)听录音读第8节,1遍。

(3)像录音那样读2遍。

读句子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4)课堂训练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选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 的品质。

3.读第21节。

(1)默读命令喝汤(2022节)。

(2)自由读第21节,1遍。

(3)听录音读21节,1遍。

(4)跟着录音读21节,2遍。

看到老班长的笑,我是怎么也吃不下的再读21节。

我们吃完了鱼汤,老班长又笑了再读21节。

(5)课堂训练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①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这句话中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如果不会,请你再读一读11、18节。

②用波浪线画出与加粗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③当看到老班长嘴边露出一丝笑意时,我的心里为什么沉重极了?

4.读28节。

(1)默读临终叮嘱(2334节)。

(2)听录音读第28节,1遍。

(3)像录音那样读第28节,2遍。

读句子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临终想的是别人!再次默读28节!

(4)课堂训练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①老班长说的浪费是指 。

②二十多里路说明 ,从中你感受到 。

5.文中还有几个地方体现了班长尽职尽责的品质,如:第3、4、5、13、15都有,这里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作为班长,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想法设法照顾好三个小同志,确保能走出草地,这就是尽职尽责(还可以结合现在抗击疫情的各个岗位的人是怎样尽职尽责地工作,让疫情得到控制,人民的生命得到安全的保障)。通过这里再提升一下,老班长的形象是不是更高大了,对后面理解金色的鱼钩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6.小结:通过老班长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四)小结文章拟题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1.你认为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本身是金色的吗?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直

到最后一段才写到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并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对此,你怎么理解呢?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金色的鱼钩》,能不能改成《老班长》、《无名英雄老班长》或者是《不畏牺牲的老班长》等等,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

3.学了这篇文章,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什么启发?

回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也是小说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虽是小说,但在长征途中却真实发生了许多这样感人的故事,引出推荐阅读。

三、主题推荐阅读

1.《草地夜行》

2.《倔强的小红军》

3.《丰碑》

四、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拟题的技巧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写在此次新冠肺炎抗疫战争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可以是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附板书设计

13 金色的鱼钩

鱼汤充饥 发现秘密

命令喝汤 临终叮嘱

20、在天晴了的时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在天晴了的时候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朗读的方法,感 受朗读的乐趣。

2.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读出诗的韵味,理解生 命的活力。

3. 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戴望舒诗歌的特点,用 小诗的形式写一写雨过天晴的景物。

【教学流程】

一、古诗导入初步感知意境

1. 同学们,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

2.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一句诗描写雨过天 晴的景象,我们一起读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 晴。结合图片,你能试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描写雨过天晴 景象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读题《在 天晴了的时候》。

【设计意图:李商隐的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 晚晴描绘的是雨过天晴小草充满生机的景象,《在 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同样也描写了雨后万物的活 力,两首诗的风格都是清新明朗的。让学生在导入中 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了解学情搭建朗读阶梯

(一)一读,正确通顺

昨晚的预习单,老师让大家读一读这首小诗,谁 能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读准字音。

(二)二读,整体感知

1. 作者在诗中写了天晴后的哪些景物?(小径、 小草、小白菊、凤蝶、新阳、溪水、云)圈出来。瞧,写好 一首诗,我们首先要选景。(板书:选景)

2. 教师整体把握:写好小诗,选景很重要,要有 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设计意图:现代诗的选景很重要。这首诗不是 写实,是戴望舒写想象中的雨后景象,每一个景物都 写出了独特的视角,景物背后更蕴含了作者的微妙 情感和内心世界。这个环节让学生整体把握,也是在 学习写诗歌如何选景。】

(三)三读,不同感受

那我们到小路上去走一走吧!出示:给雨润过的 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谁来读?

1. 给雨润过的泥路,是湿润又松软的,在作者的 笔下,却是如此凉爽又温柔。如果我在这样的泥地 里,就赤着脚静静地走,感受脚底的温柔,触摸迎面 拂过的凉风,那我会舒缓地读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2. 你要是在那一片凉爽又温柔的泥路里,你最 想干什么?

预设:

赏风景多么惬意!你来读。

玩泥巴多么开心!你来读。

捉蝴蝶好不快活!你来读。

3. 你们看,一句诗因为朗读者的不同感受,朗读 的韵味也就不同。当我们透过文字去想象、去感受 时,你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朗读。想一想:诗中的这些 景物有什么独特之处?在旁边空白处批注你的感受, 然后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对文本的品读、感悟要遵循学生的 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 生的感受,要提倡个性化阅读。尤其是现代诗的学习 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有着自 己的生活体验,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师生交流:抖雨后凤蝶的活力,这多彩的 衣装绝妙地闪耀在阳光下,这是怎样炫目的亮点啊!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师生交流:晕写出了溪水闲游的状态,还有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读一读。(板书:拟人)

4. 诗读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些景物是 作者真正看到的吗?从哪儿看出来?他为什么写想 象中的景象呢?这时我们需要借助资料,穿越时空 去了解一下诗的作者戴望舒。昨天的预习单 上我们布置了三个搜集资料的主题。(出示:①戴 望舒的简介;②《在天晴了的时候》创作背景;③现 代诗的韵律。)

师生交流前两个资料。戴望舒在写这首诗时是 1944 年,那时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再读读这首诗,你 有什么新的收获?

5. 作者在描写的景物中寄托了他的精神和情感, 含蓄深刻,这种写法就叫作象征。(板书:象征)

【设计意图:在这首诗的朗读指导中,设计了有 梯度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递进效果, 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近诗歌的内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 界。搜集资料是本单元学生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而略 读课文就是前几篇课文学习方法的展示,学生应该已 经掌握了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 三方面的资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走 进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真正的内涵。】

三、为你读诗感受诗歌韵律

1. 这么温暖清新、饱含深情的诗歌,我们要好好 读一读,戴望舒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性。著名诗 人余光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诗。(出示:失去了音乐 的成分,诗的生命便去了一半了。)这首诗的音乐性 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交流一下昨晚搜集的第 三个资料现代诗的韵律。

2. 这首诗的韵律格式体现在哪里?你再读一读, 找一找,看谁有一双慧眼。师生交流:押韵、轻快、回 环往复。

下面我们就进行为你读诗展示,要读出诗的 韵律和节奏。老师先来尝试一下。(师范读)你们觉得 我读得怎么样?下面你们也来读一读,可以读给同桌 听,互相提提建议。

3. 指名学生展示读(配乐),学生评价。

4. 特别感谢这几位朗读者,听了他们的朗读,我 觉得根本没有胜负,因为他们都用心地为我们展示 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了诗歌的内涵后,还有一个教 学重点就是体会现代诗的创作形式。戴望舒的诗最 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性,读起来韵律和节奏感很强。这 个环节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前几课对现代诗韵律的了 解,去寻找、发现这首诗的韵律特点,在此基础上从 教师范读到学生配乐读,让每个学生都读出诗的韵 律以及对诗的理解。】

四、为你写诗升华朗读情意

1. 同学们,读完了诗,我想大家一定跃跃欲试, 也想做一次小诗人。如果让你写雨后天晴的景物,你 还会写什么?(生上黑板写)

2.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雨后天晴的万物吧。(播放雨后天晴的景物视频)

3. 请大家仿照本文写一首小诗,送给自己最想 送的人。

师生交流作品。

4. 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就像自己创作的小诗 一样,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 难,都要像雨后天晴的景物,充满着无限的活力!

【设计意图:本单元最后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创编 小诗集,通过本单元几首现代诗的学习,大部分学生 应该掌握了押韵、重复、呼告等现代诗的创作形式, 让学生学习创作一首小诗描写雨后天晴的景物,是 为了升华本课的朗读感情,同时也是对本单元学习 的综合运用,内化的情感再进行输出,使学生进一步 体会现代诗的韵味,丰富语言积累。】

21、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如何使推荐的人物形象更吸引别人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范例,引领学生边听边思,自我总结。例如,在集体交流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我抛出了一个话题经过几位同学的介绍,老师更喜欢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了,话语一出,就吸引了学生极大的注意,为什么同学的发言能让老师更喜欢孙悟空呢?孩子们都在努力地思考问题,几经思考,他们就会领悟出只有将人物的特点说得清楚,说得具体,才会让别人听得明白,产生喜欢的情感。随即,我又趁热打铁,抛出了老师喜欢孙悟空的原因,学生在倾听和思考中进一步明确我们喜欢人物,并不只是喜欢这个人物的优点,还要包容他的缺点。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基础上的体验才是最深入人心的、最有价值的。

教学反思二: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用问题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阐明理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高涨。

2.这节课中,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对别人说的话及时做出评价,使说话者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听话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说话的声音较低,自信心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这些同学,让他们提升自信。

22、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以讲历史故事 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了解、交流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历史的故事,对历史故事并不陌生。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尝试过自己搜集和整理资料,所以课下搜集历史故事对他们来说不是难点。但是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向别人讲述故事,能认真倾听、思考、提问、作答,这些交流的规则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引导。

教学建议: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通过正确、适时地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顺利完成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大方地讲给同学听,注意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大胆说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2.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

【过程与方法】

用游戏、讨论、创设情境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指导学生把故事讲完整,讲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激发多读课外书的热情,提高阅读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把自己搜集的故事有条理地讲清楚。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难点

能把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并与他人交流所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历史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读了西门豹治邺、扁鹊见蔡桓侯等许多历史故事,课外大家也读了一些历史故事,你读了哪些历史故事?(指名交流)

2.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知道大家从不同的途径搜集了很多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历史故事会吧 !

二、在小组内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四、交际范例

张婷君:我给大家讲的历史故事是凿壁借光。西汉人匡衡,非常喜欢读书,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点不起灯。邻居家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看读书。

五、畅谈感想,巩固深化

1.听了同学讲的历史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呢?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也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历史故事中一位位名人就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历史故事。

板书设计:

讲历史故事

认真听仔细想谈感受

23、贝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贝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甲、骨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积累动物、贝壳等11个词语。会写贝、壳、甲、骨4个字。

2.通过学习,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并能借助图文说说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借助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并能借助图文说说演变过程。

【教学准备】

字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甲骨文图片,看图猜字。

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纸和笔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甲骨上(出示图片), 比如乌龟壳、动物骨头等,这样的文字叫甲骨文(出示:甲骨文)。甲骨文出现在3000多年前,这样的文字,你们能猜出来吗?(出示多张甲骨文图片)说说怎么猜的。

预设1:山,高高低低,像三座山峰。

预设2:马,侧过来看就是一匹马的样子。

预设3:鱼,是鱼的形状,身上的网状线条像鱼鳞。

预设4:鸟,这是一只鸟,它有尖尖的嘴和细长的爪子。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观察得真细致。甲骨文中的很多字,都是象形文字,就是按照事物的样子画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有一个演变的故事哦!

师:(出示贝壳图片)这是什么?

预设:贝壳。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贝有关。古人会怎么写贝呢?它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课文里找一找答案吧!

2.出示课题《贝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板书:贝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看甲骨文图片猜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猜字的过程中,了解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标好自然段。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 jiǎ gǔ sh pǐn b ci

甲骨文 饰品 钱币 钱财

② su sǔn zhun pi gu

随身 损坏 赚钱 赔本 购买

③ pio zhēn y pn

漂亮 珍贵 容易 贫苦

(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加一加 部首识字 基本字识字 看图识字 相近字比较(比一比)

点拨:

①熟字加一笔,识记甲、币。

师:同学们,学习生字有很多方法,有些字可以利用熟字加笔画来识记。

预设:甲,日+丨;币,巾+丿。

②部首识字,识记贝、财、赚、赔、购、贫。

(出示贝字)认读贝字。(出示财、赚、赔、购、贫字)

师: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字里都有一个贝字。

师:同学们真棒,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这些字都以贝为部首呢!你能用部首+部件的方法识记一下这些字吗?

预设:财,贝+才;赚,贝+兼;赔,贝+咅;购,贝+勾;贫,分+贝。

③近义词识字,识记随、易、损。

师:有些字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识记哦。你能帮它们找找近义词吗?(出示:随身、容易、损坏)

预设:随身贴身;容易简单;损坏破坏。

④图片识字,识记骨、饰、品、珍。

师:有些字可以通过看图片来了解字义进行识记。

预设1:骨,(出示骨头图片)这是骨头,骨与肉相连,所以字下面是月。

预设2:(出示饰品图片)人戴上饰品就可以把自己装扮得更美啦!所以饰的右边是一个人和巾,左边的饣提示读音,品是物品,物件的意思。

预设3:珍,(出示珍珠和象形字珍图片)珍珠是一种饰品,右边的㐱表示发光的意思,所以珍就是会发光的珠宝,很贵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识字,增加识字趣味性,加深识字记忆。

⑤多音字学习。

师:同学们,本课还有个字是我们的老朋友,可是它的读音会有所不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出示漂)把它放回句子中你能读准吗?(出示: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师:你读得真准确呀!漂这个字我们上学期就见过它,在《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中,谁能读一读。(出示: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家门口。)当它表示漂浮、漂流的意思时,它就读一声piāo,在这篇课文中,它表示美丽、漂亮的意思,所以就读四声pio。

出示: piāo(漂流)

pio(漂亮)

老师给大家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在课本上记一记这个多音字,可以边写边读,这样会记得又快又准哦!

⑥组词游戏。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老师出示生字字卡,同学们来组词。

随机出示学习的生字,指名学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通过让学生在书本上记录多音字的方式,培养学生记录笔记的好习惯。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1自然段,把握内容,了解贝字演变的过程,借助图文说说贝字的演变过程。(板书:贝字的演变过程)

2.探究活动

(1)同学们,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了,现在请你看图选一选,贝字的甲骨文应该是下面四张图中的哪一张?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贝字4张汉字演变图)

预设:第2张。图1是图片,不是文字。图3和图4没有画出贝壳张开的样子。只有图2像一幅简笔画,画出了贝壳向两边张开的样子。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这么介绍甲骨文中的贝字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一种海贝的样子。)

师:同学们和我们的古人想到一起去了,你们的分析一下子就抓住了象形字既是字,又像一幅画的特点。那图3、图4这两个字又是什么字体呢?你知道吗?

预设:图3是小篆字体的贝,图4是我们现在写的楷书字体的贝。

(2)同学们,你能借助图片和第一自然段,自己说一说贝字的演变过程吗?请大家自已先试着说一说吧!

预设: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会用坚固的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甲骨文的贝就像贝壳张开的样子,后来有了小篆的贝,直到演变成我们现在写的楷体贝。

师: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课文,把贝字的演变过程讲清楚啦,真棒!

(3)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赞美的情感,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播放情境课文(跟读版),全班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读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这一段在写什么吗?

预设:我觉得这一段在写汉字贝的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握内容,并理解这一段在写汉字贝的演变过程,以此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四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贝、壳、甲、骨。

点拨:

(1)贝、甲是独体字,书写时要居中。贝,竖与横折的折段一样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最后一笔是长点。甲在书写时,日要写得扁而宽,第四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末笔垂露竖在竖中线上。

(2)壳是上中下结构。上边是士不是土;士的竖写在竖中线,秃宝盖的横从横中线起笔,最下面的几的撇和横折弯钩要写得舒展。

(3)骨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折、点、横钩;下面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第1课时选取贝、壳、甲、骨4个第一自然段出现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归类,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五、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贝字神奇有趣的演变过程,那它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甲骨文、贝壳、动物、张开、样子

2.课后作业:把贝字的演变过程说给家人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找其他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贝字的演变过程

相关内容
  • 我家小男子汉四年级下册20课课堂佳句赏析笔记
    我家小男子汉四年级下册20课课堂佳句赏析笔记

    1、我家小男子汉四年级下册20课课堂佳句赏析笔记 我家小男子汉四年级下册20课课堂佳句赏析笔记词句赏析:1.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 耐心地等上三刻钟编儿歌一样的谜语突出了男

  •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1、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优缺点及建议一、结合习作要求,制作习作评价表1.师:上堂课大家已经完成了习作,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评改大家的习作。2.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齐读。3.习作

  •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1、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教学反思:1.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

  •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1、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

  • 习作例文:鲸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鲸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1、习作例文:鲸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习作例文:鲸评课优缺点及建议01教材解析本单元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一篇是《鲸》,一篇是《风向袋的制作》,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两篇例文都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说明

  •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1、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

  • 我家的杏熟了课后题目答案
    我家的杏熟了课后题目答案

    1、我家的杏熟了课后题目答案 我家的杏熟了课后题目答案课后习题:1.起因: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从树上摔了下来。经过:奶奶打杏,并分杏给小淘淘和他的小伙伴。结果:我往后每年都分杏给小伙伴和邻居。2.例:我觉得课文已经

  •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1、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教学目标:1、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2、学习习作例文《鲸》,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鲸鱼的,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

  •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57条
    记录生活的美好的句子57条

    1、相片是记录时光的使者,可以让精神独自穿越时空。记录一个瞬间,留到未来相对一笑。2、生活的调料:酸、甜、苦、辣、咸,这地球人都知道。3、喜欢用相片记录生活,把过去美好时光凝固。4、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

  • 记录旅行的美好的句子54条
    记录旅行的美好的句子54条

    1、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2、旅行是消除仇恨和无知的最好方法。3、旧时光它是个美人让人怎么恨得起来。4、努力戒掉一切不必要的依赖和玻璃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