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读书笔记

栏目: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21-05-02 13:50:40

《《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读书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只要有课堂行为发生,就一定有课堂教学理念在起作用,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明确,有些人比较模糊。正确的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师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对课堂行为形成价值意义的影响。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是非常善于模仿和学习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走进文本,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并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育是发展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和不思变革的教学理念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根据时代的特点,积极寻求新旧理念转换的路径,广大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改变新课程课堂教学变革的主动者。                                    阅读教育书籍,观看名师教学视频,与周边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完成自己教学理念的更新,使自己走向一条挑战自我,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探究教法的研究之路。
反思促进了观念的转变,反思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经过反思后的转变,才是有生命力的转变,经过反思后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
在一个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生活经验是根,知识积累是枝干,在这生命之树上鲜活地盛开的水灵灵的花朵,那就是对话。因此,课堂上,要拒绝灌输,采用多种对话形式,共同演绎教学主体对话的成长历程。
要善于营造“对话”的课堂氛围。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学生年幼而少知识,少经验、少方法,因此,学生对教师和文本是无比敬畏的。在对话中,即使学生有误,也应在平等对话中被揭示出来而不应在肆意贬损中被否定和消灭。其次教师就相信学生有表达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学生愿意在同伴与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发展自己。这样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善于选择“对话”的多元视角。新的课程标准把学习的过程诠释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使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动态过程。坚持与文本对话,教学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要让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懂得与文本对话,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指点与文本对话的途经,帮助学生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面对文本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时,会对文本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体察学生做为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线、面最有可能激发学生与之引对话的热切愿望。
要善于把握“对话”的艺术技巧。教师要掌握有理有趣地设计课堂学生说话的艺术技巧。实践证明,没有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时间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说的活动,就没有语文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该成为课堂对话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与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思想,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思维从文本引向社会、生活等,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对话的质量。
注重自方建构,走出被动的课堂。应该使每个学习者都明白:当学生个体真正参与了意义的自我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由教师直接传送的知识时,有效的学习效果才有可能产生。
推荐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 鲁宾逊式的传奇——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鲁宾逊式的传奇——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作者简介】劳拉英格尔斯怀德是美国20世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生于美国中部威斯康星州的拓荒者家庭,幼年时随全家过着移民生活,曾到过西部各州。六十五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倾力完成小木屋系列。该系列犹如一幅长画卷,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的拓荒生活,刻画了移民勤劳、质朴、善良的品性和勇敢的精神。这些小说问世后引起了轰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和《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两部小说。 【小说简介】《草原上的小木屋》描绘了一个最像男人的父亲,带领着一家五口(爸爸查尔斯、妈妈卡罗琳、大女儿玛丽、二女儿劳拉和小女

    07-22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07-22
  • 用阅读来丰富心灵——近期读书情况交流
    用阅读来丰富心灵——近期读书情况交流

    寒假过后,老实说工作一直比较忙,任务也比较多,再加上我参加了平湖新教育实验博客,每天读博写博也成了给自己规定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真正读书的时间确实少得可怜了。但是我认为在网上读他人的博客也是一种读书,而与人的接触也是一种读书,不是说读书分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这分吗?我也想说读书也可以分读有书之书与无书之书. 不过,在这少得可怜的时间里我还是读了几本书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猞猁的故事》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我从我公公那儿无意中翻阅到的,便拿回家阅读了,这二本书让我在意识主流和结构主义之间游走,今天是

    07-22
  •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内驱力和需要的关系呈正比。 诱因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如奖品。反之为负诱因

    07-22
  • 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建设理想课堂》后感
    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建设理想课堂》后感

    闲暇时,我捧起了《建设理想课堂》一书细细品味,其中 学教的幸福这一内容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学校,教师的生活场所主要在课堂,主要生活是教学。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快乐的教师带给学生快乐的生活。教师教学的幸福不仅涉及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幸福的课堂呢? 大家仔细去观察那些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就可以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 一、幸福课堂是高效的。 幸福的课堂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和方法,内化提升情感,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

    07-22
  • 读《教学勇气》有感——学习于共同体中
    读《教学勇气》有感——学习于共同体中

    每当听到其它学科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的交流心得。我总觉得我们训练组的老师就像后妈生的小孩没有机会学习。自己只能关起门来教学训练。当我在阅读帕克?帕尔墨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不容易学习,里面有些观点很深奥,然而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璞,它的光芒全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精心打磨才能见到耀眼的、无比珍贵的美玉。果然在我读到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有了心灵的碰撞。 世界上没有优秀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

    07-22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07-22
  •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写在前面的话: 暑期全员师德教育的一个内容是: 分享阅读,好书推荐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用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与大家分享。不限形式和方法。今天上午如期举行了,大家都认真地介绍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论着点滴体会和感悟。可谓是大饱一顿精神美餐。我为此也作了认真的准备。昨晚用了一个多小时,把今天要说的内容整理成了文稿,现向大家作一交流。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悟(一)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一本重要遗著。是他

    07-22